2007年7月6日,作为反腐倡廉和加强纪律教育的一项内容,集团纪委组织了一次到济南市监狱的参观。短短一上午的活动,使大家深深体会到“天空是相通的,土地是隔绝的”含义。高大的城墙、紧闭的铁门、森严的戒备、醒目的警示,表明这是一块没有自由的地方,众多的在押罪犯告别了高墙外面的精彩世界,在此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劳动改造。
济南市监狱位于济南市西南,建于1975年。初次到此参观,大家眼中都映着期盼,希望尽快揭开这块神秘土地的面纱。集团及下属公司员工一行115人经过严格审查,列队清点人数后,在监管人员的带领下,越过由武警战士持枪执勤的重重铁门,以五路纵队步入监狱禁区。依次参观了会见室、犯人文化学习区、生活区、展示厅。一路上走过去随处可见身穿警服的管教人员、工作劳动着的犯人,他们所有的行动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,大概是严格的管教生活磨掉了原有的锐气,也许是深深的愧疚导致不敢与外人正视,服刑人员大都面无表情,目光呆滞。当我们投去审视与探究的目光时,他们总是本能地将目光移向别处。
在犯人会见室里我们看到的是人性化的会见条件,温馨的会见单间,原来犯人与家属见面并不象电影电视里描写的那样:连握一下手都不可能,而是可以与亲人面对面的交流。在犯人的起居室,我们看到了一尘不染的房间、叠的一个个如豆腐块似的被褥,最惊奇的是还发现了一个小卖部,里面的日用百货一应俱全;在犯人的食堂,我们看到墙上贴的犯人一周食谱,浑素搭配、营养丰富,摆在食堂洁净的案板上的一盆盆鸡蛋、西红柿,显示主人即将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。而且据狱警介绍,他们所有的食品都是服刑人员自己生产的,纯绿色无污染。在监狱的文化长廊里,我们看到多才多艺的犯人亲自创作的书法及书画作品。据了解,济南市监狱已经和山东大学、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办起了在押人员大专班、技能班,使他们能够在狱中掌握一技之长,走上社会后能自立谋生。
在警示展厅,教育处周科长详细介绍了犯人服刑情况,监狱建有严格的奖惩制度,以积分减刑等形式鼓励犯人进行老老实实的改造,严禁使用体罚等不正当的管教方式。监狱给犯人创造了良好的改造环境,建立了医疗门诊等必要的劳保设施和电视、书报、扑克牌等娱乐项目。严格规范的管教方式使众多罪犯走上了重生的道路,良好完善的改造环境还使众多刑满释放罪犯变成了社会的有用人才。监狱管教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位犯人重新做人,他们曾经犯下的深重罪孽已经得到应有的惩处,国家不会遗弃任何一个可以改造的犯人。
接下来,在展示大厅会议室举行了警示教育的另一个主要内容:由两名服刑人员向我们汇报他们的犯罪经过和服刑情况,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忏悔。一个是民营企业的董事长,因为盲目追求企业的扩张,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进行非法吸收存款犯罪活动,最终将自己送进了高墙。另一个是已经58岁高龄的前国企领导,因为贪污30万元、受贿2万元而被捕入狱,判刑14年。他谈到自己的犯罪行为是极为后悔。以前任领导时,每月工资收入几千元,退休后还有退休金,但因贪污30万元而成阶下囚,此时,他不但失去了每月的工资收入,更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——自由。谈起长期患病在床的妻子无人照顾时,他更是热泪盈眶,声音都嘶哑了……我们默默地坐在那里,静静地听着,全场无声,在静默中大家也同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心灵的洗礼。
集团纪委组织这次到济南监狱参观的警示教育,不仅是加强党纪国法和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内容,而且是对全体中层干部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,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,拉紧思想上这根弦,提高警惕性,增强反腐蚀的能力。那些曾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,因思想上放松了警惕,被糖衣炮弹击倒走上犯罪道路而成为阶下囚,前车之鉴,这些深刻教训也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警钟:不义之财不要贪,法律是无情的!